八闽农科|四时有序 看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新画卷——小寒
福建省农科院紧扣四季变化,让科技深扎沃土,强化科技创新支撑,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,为乡村振兴点燃智力引擎。
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left;">四时有序,科技为农。近年来,农业科技的全方位进步,正加快推动农业种植从“靠天吃饭”转向“知天而作”,让许多农业领域实现了质的飞跃,让广大农民从富饶的土地上收获了美好与希望。花知时而开,人顺势而为,农事操作应节而行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</p> 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left;">从立春到大寒,每一个节气不仅是时间的标记,更是作物生长的重要节点。福建省农科院紧扣四季变化,让科技深扎沃土,强化科技创新支撑,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,为乡村振兴点燃智力引擎。</p> <p style="text-align:center"><img src="https://cmsimg.peopledigital.com.cn/2025/03/13/63dc2e23-0550-42b0-bb1b-d25dbf82b822.png" title="23小寒.png" alt="23小寒.png"></p> 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left;"><strong>小寒|拾锦芬芳数九天,飞雪茫茫寒已至</strong></p> 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left;"><strong>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:广叶绣球菌(闽绣1号)</strong></p> <p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 text-align: left;">福建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绣球菌研究团队历经8年选育的绣球菌品种,于2013年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,是国内首个通过省级认定的绣球菌品种,综合性状好、适宜工厂化栽培。“闽绣1号”菇形美观,出菇整齐,子实体中富含活性多糖,鲜菇平均产量170g/袋,生物学效率51.84%。“闽绣1号”及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,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绣球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国家,实现了我国绣球菌产业从靠野生采集到工厂化栽培的跨越。</p>